“好奇与文化觉悟,此为创造之精髓。”——苏茜 蒙克斯

《半池空》是为传统价值回归时代所做的第一次尝试,意图在过去的文明中,发现并再创造与我们身份相适切的语言和内涵。

围绕展览展开的创作,受古宅院常见的风水池塘启发。作品取用历代旧朝所遗留的器具(瓷器、家具、塑像等)作为素材,用“弃物”和“空池”的意象编织暗含隐喻的剧情,借时过境迁的意味表达一种虽存在却空无的境界,进而激发观众对于“过去”和“即将成为过去之今日”间关系的思考和体悟。

对我而言,《半池空》是旧的总结亦是新的起点,它源于文化身份的觉醒,是一次从关注“我”到关注“我们”的认识转变。

2011年初,巴比肯中心做了一个名为《未来之美:日本时装30年》的展览,全面的总结了发生自上世纪80年代,川久保玲等日本设计师征服西方时装界的历程,这个展让我深深触动。我们的现代文化总在以“国际化”的托词,盲从西方人的腔调,这实际上是借别人的人格来成全自己,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,都是没有出路的。然而,这个展览却展示了另一条可行的路径,这些设计师将思考深度的根植于日本文化奥义,在体系内定义自我,用今天的表述方式,向世界共享一种例外的哲学。

站在世界文化的中心,当时我深刻的意识到,超越“小我”,与整个民族同欲,将自己视为与时代、国家骨肉相连的一员,是我必须要走的路。作为一个以艺术作为职业的人,我对时代和国家的未来是负有责任的,艺术家不应只靠出卖灵感和任性来实现价值,他们应为整个国家文化创造归属和认同奋斗终生。

抱着这样的想法,我的视野骤然的回归“我所生长的国家”,在那里寻找“艺术的依据”,挖掘越是深入,便越是感叹自家文化的深邃与奥妙,让我常有觅得知音之感。那是一种讲求中和之美的文化,“乐而不淫”,“哀而不伤”,感情节制,思想含蓄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

在《半池空》这次展览中,我继续致力于发展一种不能归类的艺术样式,同时,开始相对远离造型、空间、材料等艺术传统的核心观念,追求框架以外的拓展空间,正如雷姆库哈斯带来的启示:将观念建立在某种指导时代的规律上,这种规律更靠近人的生活模式,也可说是社会学,在这个规律上,生发出更多更有生命力的可能。



杨穹 于北京
2013年7月3日